文/木木

本文已获得授权来自CG世界

公众号ID:World_CG



来了!来了!它来了!票房之王带着作品《阿凡达:水之道》回归了!不负众望的在12.16号内地上映,与北美上映时间一致,起初大家都还以为该电影大概率不会在内地上,事实证明,卡梅隆导演真的是yyds!


随着电影的上映,《阿凡达:水之道》的神秘面纱不断被揭开,关于制作部分大家都已在熟悉不过了,像咱们多次提到的水下3D系统以及全新的动作捕捉系统……根据卡梅隆导演在不同平台采访的内容来看,虽然制作电影涉及到了许多新技术,但工作量仍然十分庞大,一个镜头大概要制作几百个版本,才能收获最满意的画面。

因为前期投入巨大!这部电影如果要保证盈利的状态下,起码要成为历史票房前四名才可以。


卡梅隆导演为此针对《阿凡达:水之道》接受了一些知名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谈到了自己从事艺术生涯的初衷和这部电影对他生活的影响,当然还包括一些大家最关心的电影详细制作部分和大量新技术讲解,比如使用索尼的VENICE Camera构建了一个新的相机系统等等。



小编从采访中提炼了一些精彩内容和电影技术干货与大家分享,电影配合着幕后分析贴一起“食用”,效果更佳哦!






卡梅隆回归!是否”稳坐”票房之王?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1954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目前作为好莱坞导演兼编剧。


在2005年,被英国《Empire》杂志评选为“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代表作品有《泰坦尼克号》、《终结者》、《异形2》、《阿凡达》。并且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美国制片人工会奖里程碑奖。

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可能不少人会认为,他大学期间肯定专修的是电影课程并且进行深造,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就要与众不同——从卡车司机自学成为知名导演


其实卡梅隆打小就受父母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卡梅隆12岁时,就写了一部科幻小说,也就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渊》故事的原型。
14岁时,他看到了电影《2001太空漫游》,这也是他初次对电影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并开始用父亲8毫米的摄影机尝试拍摄一些影片。
后续,卡梅隆因各种原因并没有继续他的电影爱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读书也是选择了主修物理,但他却没有读完而是半截退学开始打工,结果20岁的他成为了一名卡车司机,直到《星球大战》的上映,才让卡梅隆彻底看清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义无反顾地开始自学电影。
在自学的那段时间里,卡梅隆边开卡车挣钱,边对钠工艺、蓝屏、光学印刷、胶片、镜头、电影摄影等方面进行学习,每天都还去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看一本介绍光学电影的300页论文,他也修改了大学专业,开始学习视觉效果和电影摄影方面的课程。
故事的其余部分是咱们熟悉不过的好莱坞传说,卡梅隆得到了罗杰·科曼的赏识,罗杰·科曼是B级电影大师,他曾帮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以及马丁·斯科塞斯(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大师级别的人物开启艺术职业生涯,在科曼的培养下,卡梅隆也逐步晋升为模型制作人和美术设计师。

在卡梅隆的电影生涯中,《食人鱼2》是卡梅隆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但当时与制片方不是很愉快,他就赌气利用几个星期就剪完了整部片子,这速度与实力令人震惊!

后来,在1984年卡梅隆推出自己了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这部影片的想法是在睡梦中诞生的;他的第二部电影《异形2》的关键场景也是如此,不得不说,艺术家在睡梦中都能诞生艺术……

反正从《终结者》开始,卡梅隆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名导,大奖拿到手软,票房不断再创神话。

1997年,《泰坦尼克号》制作成本高达2亿元,但后续全球票房超18亿元,直接斩获14个奥斯卡提名获得11个奖项,卡梅隆迎来巅峰时刻。

成功的背后,不可能用一句两句话简单概括,他背后的实际付出我们无法体会,但是热爱可抵万难,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肯做。


《阿凡达》系列的诞生


有一段时间,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之后开始对待海洋探索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想开拓一些海洋事业,这几乎让他再也没有导演过一部电影。
后续,他带着《阿凡达》电影回到好莱坞时,他的工作室几乎不敢相信这部电影会成功,但是卡梅隆非常坚持,当时福克斯刚通过电影剧本等内容,卡梅隆就立即开始着手电影工作。
在卡梅隆的最初设想中,纳美人的肤色是绿色的,但后来团队觉得绿色外星人实在没什么新意,最后经过讨论决定改为蓝色,同样基于对海洋事业的探索,蓝色也最能体现纳美人像大海一样向往自由和守护自然的形象。
这部电影最终获得全球29.22亿美元,开创了历史票房神话。

卡梅隆一直认为,拍摄《阿凡达》是一场巨大冒险,也是一种耗费心力的情感体验,尽管它在视觉上是开创性的,但是在电影结束后同样让他感到筋疲力尽。
《阿凡达》告一段落后,卡梅隆又消失在大众视线里,他全身心投入他的海洋爱好之中,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探险、了解海洋世界,(马里亚纳海沟有地球最深处的称号)。

这种生活大概持续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卡梅隆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要继续拍《阿凡达》电影续作。
因为他清晰的知道这部电影会多么耗费精力,基本上占据了他四年的生活。在制作第一部电影的四年里,卡梅隆完全没有其他生活,所以卡梅隆一直在不断思考:我真的想再做一次吗?这是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我不能只把这部封存,然后开创另一个作品吗?
然而如此纠结的卡梅隆,最后依旧选择正视自己的内心,他还有故事!关于《阿凡达》他还有想法!而且他已经60岁了,时间非常宝贵,他觉得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管是《阿凡达》续作还是别的电影又或者是他喜欢的海洋事业,做这些事情都可以让他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有一个故事要讲。” 卡梅隆决定,在《阿凡达》中,他要探索他所关心的一切,比如他自己对于平衡父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看法又或是体会纳威人具有社群主义的民族精神、一种与自然世界相连的生活方式。

《阿凡达》第二部就是想要最大范围内彰显关于保护和可持续性的主题以及技术的利弊和人类的发展方向等等,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想传递的情感也有很多,所以这也是卡梅隆13年来执导的第一部长片。



卡梅隆导演其实是一位“暴躁老头”?


卡梅隆在他近40年的电影制作生涯中,以脾气暴躁而著称,不止一个人有谈论过为什么卡梅隆脾气如此火爆,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在拍《泰坦尼克号》时,因为卡梅隆对演员和同事很严格,就挺多人对他埋怨的,再加上当时投资方与他也不是很合拍,时冷言冷语,卡梅隆几乎到了一个非常崩溃的状态,但卡梅隆从未想过放弃,虽然是一位脾气暴躁的“老头”,但从未有人质疑过他的认真和技术。

在电影《阿凡达》成片审核时,福克斯高管觉得电影时长太久了,于是找卡梅隆商量,希望删掉一些戏。卡梅隆立马回绝还给出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自己拍摄了《泰坦尼克号》大获成功,现在《阿凡达》的投资基本都是从《泰坦》盈利的钱,所以《阿凡达》也必须听我的!

《阿凡达:水之道》大家都知道时长为3小时,(在公司被迪士尼收购并归并之前,水之道也是福克斯的一个项目)。迪士尼高管也觉得太长了,希望删减,俩人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卡梅隆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保证电影会成功,顺便还把高管赶出了办公室……

卡梅隆的电影,咱们观看时会发现,除了内容的新颖以外,整个电影充斥科幻技术,而且参演他电影的演员都是自己“上阵”,采取能实际演出来绝不后期的方式,一些水下的镜头都是演员实拍,这一部分也让许多演员望而却步,甚至不想再继续和卡梅隆合作了,但是当卡梅隆面对电影时,他的专注往往掩盖了他的缺点,事实证明,他的坚持和执着也确实换来了作品的成功。


简单的了解完卡梅隆导演的电影生活,咱们继续回归到《阿凡达:水之道》的技术方面,虽然咱们已经聊过很多次,在这儿小编继续盘点一些新鲜和重点内容。


《阿凡达》续集运用到了哪些又贵又牛的技术?


索尼VENICE Camera

自从卡梅隆宣布要出《阿凡达》续集开始,就有不少人猜想他这次会使用哪种相机?作为“爆片”的导演,一举一动,一个小小的选择都会引起不小的反响,经过团队的讨论,卡梅隆和制片人乔恩兰道决定采用带有3D立体装置的索尼威尼斯摄像机用于《阿凡达》第二部和第三部,更是请到了荣获奥斯卡获奖电影的摄影师拉塞尔卡彭特拍摄,该摄影师也曾拍摄《泰坦尼克号》与卡梅隆是多年合作伙伴及好友。



之所以会选择使用威尼斯摄像机,是因为卡梅隆在对其测试阶段,发现拍摄出来的画面很丰富,整体的高光和光源也非常明亮,给人一种深沉且柔美的感觉。这种拍摄出来的画面同样让卡梅隆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高动态范围图像”一词的含义。【科普: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ow-Dynamic Range图像,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能够更好的反应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在17年9月,索尼也表示,它们已经与Lightstorm密切合作,定制Venice摄影机——索尼首款全画幅数字电影摄影机。

该摄影机使用新的索尼布线系统,Venice的唯一部件将是图像传感器光学块,从而将机载相机重量减少到每个传感器块约3磅(约2.72斤)。通过减轻重量和改善人体工程学,Cameron和Lightstorm团队将能够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进行拍摄,来满足制作的特定需求,时间点恰好卡在《阿凡达》续作的开始。



面部捕捉

阿凡达动作捕捉舞台,并没有采用在演员脸上放置反光标记来捕捉表情的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演员们戴着特殊的工具,例如带有微型相机的头盔。该设备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记录了面部表情和肌肉运动。
最重要的是,摄像机还记录了眼球运动,这是先前系统所缺乏的一项功能,可以使CG角色显得更加灵动。







虚拟制作与Weta水制作



在虚拟制作方面,《阿凡达》的虚拟制作艺术总监Norm Newberry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作品,例如为2004年的《极地特快》等早期动作捕捉电影设计布景,也在《阿凡达》电影中设计彩虹色潘多拉等。

18年的时候,75岁的他还荣获在第22届年度艺术指导协会卓越制作设计奖中获得终身成就奖。

这一次在《阿凡达:水之道》中,他与卡梅隆一起帮助开创了数字虚拟制作技术。


《阿凡达》使用真人摄影和动作捕捉,所以布景是数字化的,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导演手持虚拟摄像机观看3D场景,虚拟摄像机直接在他的计算机中生成世界里的指导场景。通过这个虚拟摄像机,导演不会看到现实中的演员,而是看到在CG环境中10英尺高的蓝皮肤CG角色 。



机内CG图像具有视频游戏的分辨率,因此在Cameron完成拍摄和剪辑序列后,WETA公司,再花费数月时间制作最终的高分辨率逼真图像。


Weta艺术家们将潜水服表演者变成纳威人。他们还建造了丰富数字环境,创作了充满动植物的迷人水下世界。根据Weta的说法,这部电影创造了57种新的海洋生物。为此Weta艺术家还向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咨询了珊瑚礁生物学。


《阿凡达:水之道》是WETA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视觉特效项目。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不包含视觉效果。
尽管在水池里进行了长时间的修剪,使用了大量的水,但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水都是电脑生成的。在Weta制作的3240个视觉特效镜头中,有2225个与水有关。  



为了让潘多拉变得栩栩如生,Weta的团队不仅要成为流体力学方面的专家,还要能够逼真地再现那些复杂的物理现象。用行业术语来说,水的飞溅、晃动、喷射和饱和的方式必须“解决” 。


“大约有1600种不同的主特效模拟”Weta的一位特效总说。“海浪在海洋中的正常流动,海浪与角色的相互作用,海浪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沿着皮肤流动的薄薄的一层水,头发潮湿时的行为方式,水下光线的折射率。我们想让它在物理上完全准确。”  


作为他们研究的一部分,Weta团队拍摄了数百小时的参考镜头:水面上的风涟漪,海浪撞击岩石,海藻的运动。制作团队还在镜头前做扣篮动作拍打头部,这样团队就可以研究水对卷发的影响。此外卡梅隆自己也为制作团队提供一些深海潜水的参考资料。


这么多水流体,那模拟也需要相当大的时间。有的场景用Weta的系统就花两周时间来模拟水的运动。这还不包括最终渲染所需的数百万个处理器小时。据了解《阿凡达2水之道》所有存储数据总量为18.5PB,而《阿凡达1》只有1PB。可见这个制作量和渲染量有多大。


除此之外,还有用到卡梅隆很早就使用的虚拟相机,类似于带有视频监视器的视频游戏控制器。它根本不是真正的相机,因为它没有镜头,但它的属性是一个没有物理限制的虚拟相机,Cameron可以将设备设置为创建垂直移动的5:1比例,在此模式下将相机移动三英尺相当于起重机移动15英尺。
哪怕在演员拍摄结束离开后,卡梅隆带着虚拟摄像机在Volume中拍摄现场回放镜头,依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场景。
然而,虚拟相机仅仅是个开始。
数字世界电影的未来将会直接改进工作方式。这些技巧会使工作变得高效,也会有更好的计算机和照相机技术,使制作团队能够简单地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将会变得更低。





水下3D摄像系统



还有就是《阿凡达:水之道》的水下3D摄像系统


这部电影以水下场景为主,基本上都是在水下拍摄的,是在一个90万加仑的水箱中进行的,水箱模拟不同的洋流和海洋运动。演员们用一种新的水下表演捕捉形式,将水下拍摄和表演捕捉结合在一起,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Weta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开发了一个新的动作捕捉系统。
影片中更复杂的场景,卡梅隆请来了水下舞蹈和体操专业人员替演员拍摄。这些体操运动员可以在水中优雅而熟练地移动,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干扰动作捕捉技术的气泡。▲



任何水下的拍摄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方面是设备的水下拍摄性能,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水的缘故,颜色褪色非常快。蓝色光波长在水下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但通常情况下,水下电影拍摄必须处理红色波长的光,距离镜头每两米就会下降一档光。那么在水下进行动捕就更难上加难了。



在新西兰的拍摄现场装置。左图:Matador,一艘高速前进指挥船(左)和Picador喷射艇(右)▲

在上一次我们写阿凡达2水下技术的时候,有几个小伙伴就问,水上放这么多小白球是干嘛用的?这次来告诉你。

这些小白球来防止水上方的光污染下方的表演捕捉系统,同时还能保证水下光均匀的散射,还有就是能确保在水下表演的任何人安全地浮出水面。


所有这些都是为拍摄而准备的,而拍摄的摄像机也需要能挑战水下拍摄的所有难点。为了解决光线损失和外壳干扰的问题,澳大利亚摄影师Pawel Achtel ACS开发了一个系统DeepX 3D,使用特殊Nikonos水下镜头的RED摄像机。


直接使用“水中镜头”方法的分辨率


这个系统在镜头周围没有外壳,因此避免了畸变,并且没有色差、图像平面曲率和由光学外壳引起的像散(光束不能聚焦于一点,成像不清晰,产生像散。)。DeepX 3D轻便小巧,潜水时重量不足30公斤。系统使用Epic Dragon摄像头。它消除了圆顶端口或外壳,使整个6K传感器的清晰度提高了10倍以上。这也是唯一一个提供超高清质量的水下3D系统。对于立体拍摄来说,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它有一个0~75mm的可调节立体底座 (IA),带有一个专利的湿式(潜水式)分束器,可防止失真和分辨率损失。卡神也说:这是他见过最好的水下拍摄系统了。



6K 3D水下摄像系统及其发明者Pawel Achtel



也正是这个系统让《阿凡达》团队第一次能够通过无边框的6K图像捕捉电影摄影的真正美感。

卡梅隆作为技术狂魔,《阿凡达》系列电影也素来被网友称之为“纯粹是为大荧幕而诞生的影片”,走进影院才能真实感受到3D的魅力。
所以《阿凡达:水之道》在拍摄时就选择使用了4k、3D、高帧率拍摄(最高可达120帧、每秒48帧拍摄),透过镜头准确表达故事核心,让观众拥有沉浸细腻的感官体验。




《阿凡达:水之道》幕后概念设计

一些干货内容聊完,它电影的概念设计也非常精彩!从预告到现在的上映,网上已经公布了大量的概念设计图,小编对其进行了一一整理!

这也是目前能搜集到最全的幕后概念设计图了,现在再来欣赏一番吧!






幕后设计:

现在的你准备好重返潘多拉了吗?


-END-
横线.png

16715031318765.png